每年的年末,都会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他们相聚在一起,共叙同窗深情,互送美好祝福。他们大都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都在沪江大学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过,秉承着相同的校训“信义勤爱”,铭记着同一个“大家庭”精神。
1月31日,寒风虽然刺骨,但阳光依然明媚,筹备已久的“2015年沪江校友迎新春团拜会”如期而至。此次团拜共有110余位校友应邀出席,除了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会长张耀忠、副会长郑维淑等90余位沪江老校友外,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的外孙女李怡、沪江大学副校长蔡尚思之子蔡法等近20位沪江后人也应邀而来。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胡寿根,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凌宇到会共贺新春,校友工作联络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团拜活动。

沪江校友后人江世亮讲话(黄威摄)
沪江校友后代首次应邀参加团拜,是继去年学校108周年校庆举行的“校训—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沪江校友、沪江校友后代座谈会之后,又一次参与沪江校友活动,正是这种新鲜的血液的注入和有效的互动,使得沪江的文化与精神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弘扬。正如沪江校友江叔宜之子、文汇报高级编辑江世亮在发言中讲到的,通过父辈了解到的沪江大学文化一直吸引着他,两次上理校园之行后,更坚定了他要为此做一些推动工作的决心。经过一番筹划,2015年1月他以上海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建议,以刘湛恩烈士故居建筑和上理工校史馆内刘湛恩纪念文物为主体,筹建上海市刘湛恩烈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的提案被刊登在1月12日新民晚报的显著位置。

沪江校友会会长张耀忠讲话(黄威摄)
接过话筒的沪江大学校友会会长张耀忠激动地说,今年团拜到会人数之多、形式之特别、过程之难忘,都是近几年来之最。这一变化源于沪江后代也加入到了上理大家庭,上海理工大学通过这一创新举措使上理大家庭不仅承载着同学之情、师生之情、更承载着母校的血缘之情。今天,到场的沪江校友和沪江校友后代都已经把自己认同为上理大家庭中的一员。张会长感谢上海理工大学一直支持沪江大学延续每年新春团拜这一传统,给了校友们回家团聚的感觉。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胡寿根讲话(黄威摄)
胡寿根做了热情洋的讲话。他代表全校师生对沪江老前辈、老校友、沪江校友后代对学校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他说,以校训“信义勤爱”为代表的大学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财富。2014年,学校充分结合学校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这一特点,将弘扬校训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引起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在高校和社会上引发了探寻校训文化的热潮,得到中宣部的高度评价。胡寿根强调,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沪江校友活动,期待更多的沪江二代、三代校友加入到学校文化活动中来,期待上理大家庭日益壮大和繁盛!
随后的沪江校友的合唱串烧、京剧清唱,以丁家三姐妹为主的沪江后代的欢歌伴舞表演更是将团拜会推向一个高潮。各届校友分别合影后,2015年上海沪江校友迎新春团拜会圆满落幕。

沪江校友合唱(黄威摄)

沪江后代歌舞表演(黄威摄)

沪江后代合影(黄威摄)

各届校友合影(黄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