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首个“烈士纪念日”。上午十点,学校党政领导,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校友代表、烈士遗属代表、学生代表,党务工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校史馆举行了纪念活动。
首先,在校史馆一楼大厅举行了向烈士塑像献花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烈士遗属、沪江老校友及我校师生代表200余人依次向烈士遗像敬献了花篮。一朵朵黄色雏菊寄托了大家对革命烈士无限的哀思。
随后,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学校召开了“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校训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理工大学9.30‘烈士纪念日’座谈会”,纪念学校历史上涌现出的以刘湛恩校长为代表的十二位革命烈士。党委书记沈炜主持座谈会。
会上,档案馆馆长杨佐平首先简要介绍了我校烈士基本情况。离退休代表张忠赓老师,教师代表胡绪明老师,学生代表颜景浩、赵丹同学分别发言表达了对烈士功绩的缅怀,分享了将烈士精神融入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后的感受。刘湛恩烈士的外甥女李怡女士作为遗属代表做了讲话,她对学校连续十余年组织向烈士学习的纪念活动表示感谢,希望学校以此深入挖掘历史资料、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积极号召广大青年学生要好好学习,争做对祖国有用人才。会上,她代表刘湛恩烈士遗属接受了学校颁发的捐赠证书。
校长胡寿根深刻剖析了烈士遗志在精神层面给予学校的宝贵财富。他指出,上海理工大学历来有铭记历史、传承使命的传统,始终把“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作为价值追求,以此为主体,近年来,学校党委主抓了三件大事:一是努力弘扬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精神内涵,把内化校训精神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合,推进了一系列的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学校以湛恩大道为引领,实施规划启用了校园路名,将刘湛恩老校长的风尚以及校训精神内化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了生动的教育载体;三是学校在湛恩烈士家属物品捐赠的基础上,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对湛恩故居进行了修缮,建立了湛恩烈士纪念陈列室。他要求,我们要秉承缅怀和弘扬烈士业绩与精神,在践行中国特色核心价值中激发民族的精神力量;要增强师生历史责任与崇高使命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沈炜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党团组织要以“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为契机,通过专题报告会、网上祭英烈、专题展览、阅读活动、征文比赛、微电影创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学习烈士精神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深切缅怀烈士的不朽功绩,永远铭记烈士的英名和壮举,不断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他强调,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烈士纪念活动,深切缅怀烈士功绩,凝聚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烈士精神,构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发广大师生实干兴邦、实干强校的奋斗情怀。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学校新一轮发展中,彰显主流价值,抵御思想干扰,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全校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学校“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事业发展动力”三个突破而努力奋斗!
此外,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党团组织也纷纷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纪念活动。新华社、上海市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来校作了采访报道。

校党委书记沈炜、校长胡寿根及学生代表向学校烈士像敬献花篮(董剑戟摄)

学校中层干部向烈士像献花(王博摄)

学生向烈士像献花(王博摄)

老校友观看介绍烈士事迹的展板(王博摄)

烈士纪念日座谈会现场(王博摄)

沈炜书记讲话(王博摄)

胡寿根校长讲话(王博摄)

与会烈士家属和校友代表(王博摄)

校史馆杨佐平馆长向烈士家属颁发捐赠证书(王博摄)

烈士家属及师生代表发言(王博摄)

烈士家属与校友代表参与“秀出我的纪念感言”活动(王博摄)

学生们认真写下自己观看图片展的所感所悟(王博摄)

认真观看同学们的纪念感言(王博摄)

由宣传部、校友处、学生处、校团委主办,能动学院承办了“建国大业苦难辉煌,复兴之路任重道远”烈士图片展(王博摄)

新华社就纪念日活动对我校学生进行采访(董剑戟摄)

全校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烈士纪念日”活动,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

基础学院举行签名活动缅怀英烈

环境与建筑学院举行“烈士纪念日”百人签字纪念活动

校友处、光电学院联合举办了“烈士纪念日”学生党员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