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白苏娣,沪江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郑维淑、校友工作联络处处长潘淑平一行赴华东医院,亲切探望我校杰出校友李储文、丁景唐、陈一鸣。
白苏娣代表学校和校友总会向沪江老校友表达了新年问候和祝福,并向李储文颁发了“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纪念奖牌。在得知学校领导要来医院探望校友,丁景唐早早地准备了他研究指导的两本新书《瞿秋白》、《安娥传》赠给学校湛恩纪念图书馆。
李储文如今是95岁高龄了,另两位沪江校友也已93岁,但依然思路敏捷,三位校友都曾经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亲切交谈中他们回忆的大学生活和同窗好友,仿佛都还是昨天的事情,历历在目,温情动人。校友们都已上了年纪,平日的联系往来、情感交流有很多都寄托在了《沪江校友通讯》这本刊物上,当三位校友拿到刚刚印刷完成的校讯100期特刊时,对上海理工大学继续承办沪江校友会工作,传承发扬沪江信义勤爱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白苏娣向李储文颁发杰出校友纪念奖牌,并接受丁景唐的赠书

白苏娣一行探望杰出校友李储文(前左)、丁景唐(前右)
白苏娣一行探望杰出校友陈一鸣
李储文,1941年就读于沪江大学化学系。著名的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历任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中国福利会副主席。1983年,调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通过与香港宗教等各界人士的密切接触,促成了汪辜会谈及海峡两岸的交流,推动了香港回归进程。现任上海杉达学院董事长。
丁景唐,1942 年就读沪江大学中文系,1948沪江大学中文系任教。笔名洛黎阳、歌青春、丁英等。作家、诗人、出版家。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专业贡献”证书,1995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参加抗日战争老作家纪念牌,2005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一鸣,194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社会系。曾任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顾问。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上海地下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学生运动。还将纪念美国南北战争时反对黑奴制的歌曲《约翰•布朗的身躯》主旋律重新填词,创作了《团结就是力量》在学生中广泛传唱。荣获上海市统战系统优秀党员、上海市老有所为精英奖、上海和全国党史工作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工作上海和全国的先进个人。
校友工作联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