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8日,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迎来50周年华诞。为了挖掘学院历史底蕴,凝聚各界力量,推进学院事业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隆重举行建院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情若金坚,意似桂浓——校友献礼贺母院50华诞
上午9时,百余名校友回到学校,在动力馆西侧草坪,与学校党委书记燕爽、校长许晓鸣等校领导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种下金桂树。“情若金坚,意似桂浓,叶茂春夏,香溢秋冬。”金桂树下的这首短诗,蕴涵着校友对母院深厚的情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校友会会长、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张科说:“在学院建院50年之际植树,是献给学院最好的生日礼物。这棵树将不断壮大,伴随着一代代能动人不断成长。”

党委书记燕爽为金桂树揭牌(殷建荣摄)

校长许晓鸣参加植树(殷建荣摄)
典词相贺,共襄盛举——庆祝大会庆建院50周年
庆典日当天,嘉宾、师生、校友齐聚大礼堂,隆重举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院50周年庆祝大会。广大海内外来宾和各界校友共贺学院华诞,共叙历史传承,共议蓬勃今朝,共绘美好未来。
出席大会的有原机械工业部教育司司长沙彦世,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燕爽、校长许晓鸣,原上海机械学院院长陈之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宗虎,原机械学院党委书记朱佳生,原上海理工大学校长陈康民,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白苏娣,原上海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伍贻文,原上海机械工业管理局长朱国梁,原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夏毓灼,原东方集团董事长何木云,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院长严宏强,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徐子瑛,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曹伟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胡寿根,宝钢集团总裁助理邹宽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阮忠奎,上海电气集团副总工程师、能动学院上海校友会会长张科,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院长奚立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华以及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此外,参加庆典大会的代表有上海理工大学各职能部处、兄弟学院的领导,能源学院校友代表,学院离退休教师及师生代表。会议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蒋明明主持。
上午10点,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林宗虎致欢迎辞。他感谢50年来,所有在学院的建设发展中给予帮助和做出贡献的领导和前辈,所有潜心学术、培育良才的老师们,所有给予学院厚爱和支持的广大校友、同仁,他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院未来的发展。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动力工程系,始建于1960年。1986年9月,经原机械工业部批准成立上海机械学院动力工程学院,2008年12月动力工程学院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先后开办透平机械等10多个本科专业,先后有4个学科被评为原机械部重点学科,2个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从事能源、动力、制冷、低温、化工等学科和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单位。学院先后培养一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和二千多名研究生。
校长许晓鸣宣读上海理工大学贺信,向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及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半个世纪以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学术水平、办学实力在行业和社会享有盛誉,是学校成就办学百年辉煌的重要基石。学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工程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均来自能动学院,学校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第一批省部级重点学科、第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都出自能动学院。他希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继续弘扬“动力”精神和传统,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提升卓越工程教育水平和科技辐射能级,为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发展、为社会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华做院庆报告。他表示,学院以建设一流能源动力学科为目标,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动力领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相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50年来,学院以国家能源与动力装备制造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建立了鲜明的特色,面向行业需求、面向实际应用、面向未来发展,致力于培养严谨、务实、创新的工科高级人才,为国家能源与动力装备制造行业输送了大批骨干人才;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学院的历任教师员工、历届学生校友共同努力,铸就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历史,积累了宝贵资源,为学院未来50年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学院未来50年的发展,学院将围绕建设研究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教育的总体目标,继续聚焦行业、强化特色、开拓进取、深化改革,着力加强团队建设,着力推动人才队伍发展,着力推进国际化,增强学院综合实力,服务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服务于国家能源与动力装备制造业。
师生代表先后发言,他们表示,新的50年是能动人的新起点,面对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能动人任重而道远,他们将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与学院同进步。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校友会会长、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张科宣读校友会贺信。他希望学院以50周年为契机,紧紧把握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脉搏,紧扣节能环保,开拓创新,团结奋进,踏实工作,取得教学和科研的双丰收。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校友代表、原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何木云,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徐子瑛结合企业要求对学院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奚立峰、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郝林代表兄弟院校致辞。
我校党委书记燕爽讲话。他指出,50周年的纪念,既是历史的回顾与成果的展示,更是迈向光辉未来的崭新起点。学校正处在战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力求通过抢抓国家和上海市颁布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历史机遇,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综合实力的极大提高。目标恢宏,任务艰巨,我们只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汇各方之智,集全校之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可能实现。他希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基础雄厚、校友及社会资源丰富等多方优势,锐意改革,创新发展,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稳步提升学院实力和办学水平,创造下一个50年的更大辉煌,同时也为学校建设百强大学目标发挥更重要作用。
庆祝大会在全体与会人员高唱上海理工大学校歌中圆满结束。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院50周年庆祝大会(谢安平摄)

会场(殷建荣摄)
携手合作,共谋发展——规划座谈绘能动未来蓝图
拥有50年历史的能动学院有它的辉煌,但要创造新的成绩,时间不允许我们休息。下午1时,学校、学院领导和离职教工、校友一起,专题研究能源动力学科、专业战略规划的有关问题。许晓鸣校长出席。
会议对目前学院科研存在的问题做了细致分析。与会人员献计献策,提供了宝贵意见,大家认为,一要紧抓学风,打牢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要提高科研水平,抓住主要学科、重点发展学科项目;二要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不仅要组织各学科知识交流的互动活动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更要与企业合作,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人才;三要引进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派遣优秀教工出国学习,以提高老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能源动力学科、专业战略规划座谈会(赵庆孝摄)
共忆往昔,传授心得——校友讲坛忆校园青葱岁月
下午2时,第十七期“尚理”校友讲坛暨院庆校友报告会在综合楼报告厅举行。近20位社会各界校友与近350名学生对话交流。论坛由上海校友会副秘书长、能动学院教师章立新主持。
报告会气氛轻松祥和,奚海光、刘伟军、董刚校友与在座教师一起回忆了当时在校学习、生活的岁月,他们勉励同学们学会听课、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交谈过程中,校友还向自己的老师赠送了鲜花。论坛互动环节中,校友张科和凌发全讲述了各自的经历,也分享了人生心得,脚踏实地,扎实基础,学会应变,保持良好心态,敢于与人沟通,不做阿谀奉承、自视清高之人等等,都是校友给予同学们的忠告。

第十七期“尚理”校友讲坛暨院庆校友报告会(殷建荣摄)
学术交流,频现火花——专业论坛话学科前沿发展
下午2点半,制冷学科前沿技术学术报告会在图文信息中心报告厅举行。
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陈光明教授做“替代制冷剂研究的现状与挑战”的演讲,陈教授就替代制冷剂研究的历史回顾、当前挑战、若干可能的选择、可燃制冷剂有关问题、对我国制冷剂替代的思考五大内容详细作了介绍。天津商业大学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申江教授以“食品冷链技术研究发展”为题演讲,申教授举例形象地介绍了冷链的发展史、食品冷链制冷技术、空气循环制冷技术、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热电制冷技术、冰温技术、血管灌注预冷技术、冷链技术发展的思考等八方面内容,他也指出了这些技术现在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打开了同学们对制冷行业的局限性思维。中国制冷学会杨一凡教授以“制冷行业现状与发展”为主题演讲,杨教授侧重制冷行业的前景介绍,强调了制冷行业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中国制冷学会校企合作座谈会”在
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就“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产学研合作”展开讨论,指出了当今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对于怎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向。
此外,11月27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校友会理事会会议在动力馆召开。理事会会长张科简要汇报了理事会为院庆筹备的各项事务,他指出,理事会应多增补新成员,让更多年轻的校友承担理事会工作。会议表决通过了任命能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程旺为新的理事会秘书长的决定。

制冷学科前沿技术学术报告会(殷建荣摄)

中国制冷学会校企合作座谈会(赵庆孝摄)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校友会理事会会议(殷建荣摄)
沧海拾粟,历史回眸——院庆展览展学院50载辉煌
在大礼堂东侧草坪,能动学院院庆展览举行。展览展出了能动学院50年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吸引了在校就读学生、在职教师、离职退休教师和在外工作多年的校友前往参观。
退休教师季剑平感慨道:“历史是辉煌的,能动学院不仅仅是本校的王牌,更是全国能动行业中的王牌。除了展览展示的成绩外,学院还有很多校友在行业取得了丰硕成果,这都是我们专业的辉煌。”退休教工殷中民表示:“成绩已充分说明了能动专业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总结历史经验,寻找学科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的舞台上一枝独秀,让学院的办学特色发扬光大。”

能动学院院庆展览(赵庆孝摄)
能动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