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下午,校友工作联络处处长潘淑平、校档案馆长章华明、校友处副处长孟宝全等赴华东医院,亲切探望了陈一鸣、丁景唐两位沪江知名校友。见到母校来人,两位九旬高龄的老人激动不已,拿出他们早已准备好的书籍、资料,深情地向我们叙述起他们在沪江大学的校园生活以及参加革命事业的经历。
陈一鸣,《团结就是力量》的词作者,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的长子。1938年-1940年就读于沪江大学社会系,1937年10月参加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担任宣传部干事,1938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海学生运动的骨干。1944年任上海地下党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1946年10月,陈一鸣由党组织批准,赴美留学,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硕士学位。他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团结留美学生的工作。1951年回国,先后在华东地区和上海市政府宗教工作部门工作,任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现为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上海市陶行知研究会常委。
丁景唐,作家、诗人、出版家。笔名洛黎阳、歌青春、丁英等。1942年就读于沪江大学中文系,1948年在沪江大学中文系担任助教。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小说月报》编辑,《文坛月报》编辑。解放后,任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主要从事鲁迅、瞿秋白、“左联”五烈士和左翼文艺运动史的研究,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影印“左联”、“文总”等文学刊物40余种,他主持编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专业贡献”证书,1995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参加抗日战争老作家纪念牌,2005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近两个小时的交谈很快过去了,从两位老校友的言语及举动中,无不流露出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和热爱,他们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历史材料及个人作品,还提供了多位沪江知名校友的线索,同时将他们子女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便于我们随时联络。我们被老校友的热情所感动,被老一代革命者的精神所激励。在此,谨祝两位老校友健康长寿!

探望沪江知名校友

探访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