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校友会  理学院校友会

理学院校友会

秋阳暖校忆芳华,聚青年启新篇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举办119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1025日,上海理工大学迎来119周年校庆,秋阳遍洒校园,丹桂香气萦绕。理学院校友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与在校师生共赴“秋阳暖校忆芳华,聚力同行启新篇”之约。当日的校园寻踪、理事会换届座谈,与贯穿10-11月的青年赋能系列活动交织,既复刻了青春记忆,更凝聚起理院青年逐梦前行的力量。

归校初见:林荫道上的青春重逢

 清晨的校园里,理学院的志愿者们早早等候在卓越楼,为返校校友递上校庆纪念册。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校友们沿着熟悉的林荫道缓缓前行——从曾伏案苦读的第一教学楼,到飘着饭菜香的食堂窗口,从庄严肃立的毛主席像前,到记录着晨读身影的草坪旁,每一处场景都唤醒了心底的青春碎片。不少青年校友举着手机拍摄校园vlog,将“回家”的喜悦分享给远方的同窗,镜头里的校园新景与旧忆重叠,满是对母校发展的赞叹。

校友游览校园

聚首共议:卓越楼里的发展共鸣

 午后,卓越楼会议室暖意融融,“理学院校友会理事会换届暨2005级入学20周年返校座谈会”在此举行。学院领导班子、校友会成员与各届校友代表围坐一堂。会议由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庆主持,她以“青春不散场,发展不停步”为引,介绍了活动初衷与议程。第四届理事会名誉会长陈东升校友回顾了校友会近年在“联络青年校友、助力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随后,会议表决通过新一届理事会名单,新增3名青年校友理事,进一步强化理事会的青年活力。

会议现场

 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院长黄吉平分别致辞,向校友们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并感谢校友们长期以来对学院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会上,还举行了校友联络员聘任仪式,进一步加强校友与学院之间的常态化联系。

学院领导为校友联络员颁发聘书

 座谈环节中,青年校友们围绕“产学研协同育人”建言献策:校友们结合自身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建议学院增设“行业前沿选修课”和开展“青年校友创业沙龙”,助力有创新想法的学弟学妹落地项目。这些充满青年视角的建议,被现场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纳入学院发展参考清单。

校友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赋能青春:119周年系列活动的活力延伸

 此次返校活动并非终点,而是理学院119周年校庆青年系列活动的“序章”。贯穿10-11月的“尚理校友讲坛暨数理之美、数理π途系列讲座”已陆续开讲,其中2011级校友宋伟伟分享“认清自我 长远布局”的报告,现场100余名师生与校友互动热烈。

尚理学术论坛

 “数理π途”讲座现场

 同步启动的“数理之美”主题创作征集活动,更是点燃了青年师生与校友的创作热情。截至目前,已收到摄影、绘画、文创设计作品10余件。“希望大家把公式变成文创,把星辰落在纸上!”后续这些优秀作品将获得孵化支持,制成文创产品在后续“文创市集”售卖,收益将注入“理学院校友基金”,用于资助学生科研。

温情续航:时光里的初心传承

 活动尾声,全体与会人员在卓越楼前合影,“青春归来如约而至”的喷绘在秋阳下格外醒目。学院为校友们准备的纪念品也藏着巧思——定制笔记本以学校516校门为底,饱含着“从这里出发,向未来前行”的韵味,“这不仅是纪念,更是提醒我们永远保持青年的冲劲!”拿着纪念品的2005级校友感慨道。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从校园寻踪到共议发展,从学术论坛到文创征集,理学院的119周年校庆返校系列活动,既是一次“忆芳华”的温情相聚,更是一场“聚青年”的力量集结。正如孟宝全在活动结束时所说:“理院的未来,在每一位青年校友的脚步里,在每一届学子的传承中。期待我们以119周年为新起点,携手书写更多‘理’想篇章!”

 供稿:理学院校友会



版权所有 © 上海理工大学校友总会
联系方式:上海市军工路516号上海理工大学389信箱 邮编:200093
电话:021-55275290 传真:021-55272006 Email:alumni@usst.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公共信息开发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