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的等待——专访沪江大学化学系校友杜有生

发布时间: 2016-09-06      访问次数: 156

    如果你问我时间是什么,我会告诉他,时间就是有一天你我华发丛生,有一天世界沧桑变幻;如果你问她时间是什么,她会告诉你:“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百年来,她把这一信念写在每一个孩子手心上,让每一个孩子扬帆起航。今年是她的110周年寿诞,我们到南京采访了一位她优秀的孩子——52届理学院化学系杜有生先生。

    8月13日的南京似乎独得太阳的恩宠,每一片叶子都绿的发亮,每一滴汗水都不知疲倦的一遍又一遍的打湿额前的发,但却依然没有阻挡我们采访的热情。一刻钟后,我们看见一位身穿套装,手拿杂志的杜太太逆光而来,我们随着杜太太的脚步,听着杜太太的家常,到了杜有生先生的家。

    杜先生带我们来到采访的客厅,这里挂满了照片,每一张都是回忆,都有一个小故事。在四方桌子上,放了两杯温度刚好的茶水,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采访前,杜先生接到电话的第一句话:“我们就是在等这个电话。”看着杜先生准备的备忘薄,我们被这位年事已高,带着助听器的学长对母校学生的热情深深的感动了。

    杜先生今年87岁,浙江人,1948年9月保送到沪江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据杜先生回忆48年的沪江大学是一个政治封闭不够开放的贵族学校。在校期间杜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他成绩优异,为人耿直,在哥哥杜言生的影响下,他开始结交朋友,加入团体。他依然记得那年和朋友们在沪江大学一起唱过的歌,一起跳过的舞,生活是那么的简单自由。当杜先生聊到1949年的四一惨案的时候,他声音哽咽,眼角泛着泪。看着身边鲜活的生命消失的时候,他彻底厌恶了国民党的凶狠残酷,坚定了自己的共产党的道路。在1949年4月,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影响,沪江大学要求学子在四月底离校,但是杜先生秉着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和对学校的不舍,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盟友进行了顽强的护校行动。但是毕竟敌强我弱,在1949年7月23日不舍的离开了沪江大学,开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沪江大学是他政治萌芽产生的地方,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青葱岁月的见证。在15年前,杜先生又来到了上海理工大学,在校门口拍下了他没来得及留下的与母校的合影。在采访结束时杜太太一页页的翻阅着签名册,杜先生静静地听着杜太太读出的校友的名字及其祝福,最后在哥哥的名字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最后杜先生携杜太太祝上海理工大学110岁生日快乐!正巧的是那天是杜太太85岁生日,也祝杜太太生日快乐。

    归途中,每一缕阳光,每一片叶子,每一滴汗水都在深深感动着!

 采访现场